六点建议教你如何做好商业社群运营

网站所有资源都有,可联系VX:bjlyxy1688
 

第一次接触社群运营是多年前,360电脑专家做平台化的过程,我们使用社群来维护用户。

那时还没有微信,只有QQ群,我们给每个入驻360平台的专家开了一个QQ答疑群,解答用户的电脑问题。

2018年,在哒哒少儿英语负责新业务事业部,我也正式开始规模化做社群运营这件事。

一年时间,我们发展了近10万人规模的宝妈社群,基本没花推广费用。

最近4个月,我开始写公号,因为新开的订阅号没有评论功能,为了和大家互动也做了社群。

目前已经有12个群,5000人,并且还算活跃。

2019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红利不在,用户被巨头瓜分殆尽。

中小公司都开始重视「私域流量」,作为「私域流量」的一种,社群有高效、强触达、易变现等特点,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最近不少创业的CEO朋友找我问社群运营的相关经验。

回复得多了,也抽离出了一些方法论。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做商业社群的心得:

一、定位

从广义角度思考,社群也是一个产品。运营社群的过程其实可以看做是做产品的过程。

做产品首先需要要做好定位。定位是获得目标用户和后续发展的基础。

定位包含两个层面:用户画像和用户需求。

先说下用画像:

在哒哒少儿英语,我们的用户群是宝妈。

进一步定位用户画像:收入中下、三四五线城市、有大量闲暇时间的宝妈。

我最近做的社群,用户群是互联网从业人员。

用户画像:技术群体为主、产品运营为辅、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人群。

再说下用户需求:

在哒哒少儿英语,宝妈们的需求是小孩的英语提升。

而我的读者群,大家的需求是职场进阶和提升。

用户画像和用户需求决定了社群运营的规则和方法。

最近有个做高端电商的CEO朋友,问我如何做社群裂变。

进驻他的社群几天之后,我的感受是:他的群体很难用常规互联网手段去裂变。

他的用户群体很高端,一线城市为主、年收入在50-200万之间、对生活品质有极高追求,这群人基本没有撸羊毛的需求。

因此我给他建议:用心做好服务,着力于口碑裂变。

清楚社群定位,才能做出正确的运营决策。

 

 

 

 

二、挖需

 

商业社会,做社群运营最终都是为了赚钱。

这一点毛病没有,没有人是来做慈善的,问题是很多人本末倒置了。

只想着割韭菜,不想着提供价值,就是流氓运营,一定没有好结果。

其实这跟做产品一个道理。

产品的商业模式一般有两类:增值服务、广告收入。

不管是哪种商业模式,首先你得让用户长期使用你的产品,必须先满足用户需求。

社群里的用户一样,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群很快会死掉。

用户要么退出要么免打扰,再也不看一眼。

那么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呢?首先需要充分挖掘用户需求。

基于用户定位,尽可能的了解用户需求。同时也可以做一些调研问卷、用户群体研究。

又或者是在群运营生命周期里不断发掘新的用户需求。

我的读者群运营2个月后,逐渐挖掘出以下需求:

  • 职场认知提升

  • 职场管理提升

  • 互联网行业信息

  • 互联网人脉资源

  • 专业技能提升

当然,并不是所有需求都需要满足,但挖需一定是明确社群运营方向的必要步骤。

好比产品领域里的用户地图,需求决定了大的框架。

一颗红心、一张地图、一个目标,这是打胜仗的12字诀。

 

鸟哥笔记,用户运营,findyi,增长,营销,用户分层

三、价值输出

价值输出是社群运营最关键的环节,没有之一。

换句话说,清楚用户需求之后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这是个永恒的命题。

凡是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毫无例外,都死掉了。

凡是能持续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毫无例外,都很牛逼。

还有一句:凡是能创造用户需求的产品,毫无例外,都很伟大!

比如苹果。

毫无价值输出的社群,只能快速走向死亡,建群的那一瞬间就是巅峰了。

在挖掘需求的基础上,持续做价值输出,这很重要。

最近我加入了鲲鹏会。一家做得非常出色的CTO俱乐部,以社群形态为主。

鲲鹏会社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挖掘并满足CTO群体的需求。

诸如CTO学习小组、CTO IP打造(专家采访、极客时间专栏)、线下技术大会等等。

同时,围绕CTO的需求满足,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共赢。

另一个关键点:价值输出需要用MVP的方式做快速尝试。

用户需求就在那里,你能提供的东西也在那里,怎么匹配?

用最小代价去尝试,且需要有数据反馈。

比如在运营 dadababy社群时,针对宝妈的教育需求,我们推出了几十种直播内容的尝试。

最后拿观看人数和好评人数做判断,固化了其中四种直播内容。这个过程,遵循了MVP法则。

 

鸟哥笔记,用户运营,findyi,增长,营销,用户分层

 

四、链接

 

如果说前三点,是社群的框架,那这一点,就是社群的粘合剂。

链接是一切关系稳定的基础。社群里的群体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

同时,每个人要从链接中获取核心价值,并得到情感和归属感。

这里的链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群成员和组织者之间的链接。

组织者要么是公司要么是个人。

如果是公司运作,群成员对公司和公司产品的认知,就是这个链接的最好注解。

即建立坚定的品牌认知和品牌归属感。

如果是个人运作,必须建立个人IP,且让IP和群成员发生深度链接。

2、建立群成员相互之间的链接。

更简单点说,是熟悉程度。那么,社群运营需要设置话题、活动、切入点,让大家相互熟悉起来。

这里面有个小诀窍:仪式感。

比如进群的正式的自我介绍、发个一元及以上的红包破冰、标注清楚昵称等等。

在仪式感的驱动下,大家会更容易进入一种「群体认知」的状态。

一旦有了「群体认知」,链接也就产生了。

再说说话题、活动,可以根据群的定位展开。

拿我那个高端电商CEO朋友举例,他的高端群,在这块做的非常好。

他售卖一些高端茶,会把生产过程用专人录制下来,分享出来,引发大家讨论。在输出价值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售卖。

而大家热烈的讨论过程,也加强了相互之间的链接。

3、引入大佬资源,且让群成员和大佬建立链接。

比如我在360和哒哒少儿英语做社群,都会找老板站台,也会找行业大V站台。

再比如,我现在的读者群,每个群都会拉进去一些大佬,他们或者是我朋友,又或者是写公号认识的大佬。

大佬就好比网络节点中的中心节点,能让社群更稳固。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如何让大佬活跃?

其实回到了第三点,你必须给大佬提供价值。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其他,这个就不展开了。

做好这三个链接,散状的社群就会变成有紧密黏合的网状结构。

链接越深入越广泛,社群的生命力越强悍。

 

鸟哥笔记,用户运营,findyi,增长,营销,用户分层

 

5、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群如果没有制定群规,那么肯定活不下去。

群规一方面让社群更加规范,让群主在管理上有理有据。

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剔除一些无效用户,毕竟不遵守规则的人肯定对社群只有负作用。

这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好的社群,首先有一个好的群规。那么如何制定一个好的群规呢?

首先,群规要为链接关系服务。而链接关系的背后是信任基础。

再思考下,群规的本质是什么?是维护社群这个产品的用户价值。

理解这两点,群规怎么定就很清楚了:

凡是破坏用户价值和用户信任的行为都需要被禁止。

凡是有利于用户价值和用户信任的规则,都需要被建立。

我的读者群,允许其他原创号主转发:技术、认知、管理相关文章、允许资源对接、允许找工作的人发简历。

而禁止一切广告行为、禁止一切招聘行为、禁止大部分闲聊话题。

为什么?只有这样的群规才符合用户价值,才有利于增强用户信任。

而群规一旦建立,任何人(包括群主)都不能去打破。

一旦打破,价值和信任都会被快速破坏。

群规大于社群里的所有参与者。

 

鸟哥笔记,用户运营,findyi,增长,营销,用户分层

六、节奏

商业社群最重要的目标,一定是赚钱。

社群营销这种形态,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商业模式,靠的是信任。

要建立长期信任,节奏非常关键。

最优秀的商业活动的方式,是和价值输出结合在一起。当然,这种更适合卖的产品本身可以拆解出:娱乐、学习等属性。

比如在dadababy,我们的社群售卖课程,首先是请教研老师做讲座,真正让用户获取到儿童英语教育的核心方法论。

同时会介绍售卖的课程是如何按照这些方法论打造的。

再比如,「辉哥奇谈」这个公号号主,他的变现方式是知识星球。

但他从来不硬推,而是将大家的提问写成文章,输出到公号和社群。产生用户自然购买。

而他的星球,一年时间售卖了上万份。

这种方式因为在输出价值,而不容易被用户反感。

如果只能硬售卖怎么办?

切记把控节奏。不能过度收割,这样会迅速杀死社群用户对商家的信任,也就失去了长期商业价值。

这个节奏如何控制?

需要观察社群活跃度,社群活跃度会有自然下降的特点,但一定会稳定在一个点。

如果商业活动让活跃度快速下降,那就是克制的提醒!

这意味着社群用户信任感在快速流失。

价值输出和商业活动的频次把握一定是重中之重,要让用户更多感受到价值,而不是推销。

宝宝玩英语是一家在2018年发展极为迅猛的公司。而它的主要商业模式就是付费社群。

一度,宝宝玩和用户构建了极强的链接。

公司的品牌和兰心的超级IP,都赢得了用户的绝对信任。

2019年,面对资本的压力,宝宝玩的商业策略失控,涸泽而渔。

很快最核心的用户纷纷流失,负面口碑迅速扩散。

而公司的收入也每况愈下,最终沦落成为在线教育公司的渠道代理。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商业化的节奏关乎社群的生死,社群的长期商业价值远比短期商业价值更重要。

 

鸟哥笔记,用户运营,findyi,增长,营销,用户分层

 

七、最后的话

 

总结下,做好商业社群运营,我们需要:做好用户定位、挖掘用户需求、做好价值输出、让用户充分链接、定一个好的群规、控制好商业变现节奏。

未来的时代,一定是一个更去中心化的时代。而粉丝经济会愈演愈烈,可以预见,社群生态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把社群当作产品一样去经营。

本质上,用户付出时间和金钱来交换我们提供的价值,核心是: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

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创业者,商业社群运营一定是必须攻克的坎。

希望我的这六个方向建议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时:每日更新,免费分享收费资源资料来源网络或投稿,非天时观点切务轻信与充值!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Worrying does not empty tomorrow of its troubles, it empties today of its strength.
担忧不会清空明日的烦恼,它只会丧失今日的勇气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