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迷茫的你:没钱没资源时如何找到月薪1万+的工作?

网站所有资源都有,可联系VX:bjlyxy1688

蜘蛛盟:最省心的网赚平台       01 普通人一辈子,有多少个足以逆袭的转折点?

      前阵子看到一个帖子:

      楼主21岁,普通二本,不喜欢目前的农科专业,已大三了换专业已不现实,父母都是农村人无法提供更多经济支持,所以也没打算考研。眼下就想学习一些技能,以后多赚点儿钱好改变家庭的生活窘境,最好毕业时就能月薪过万。

      嗯,对普通人而言,就业对人生轨迹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可我刷了下帖子下方的留言,发现不对劲儿。除去嘲讽以他目前条件实现的可能性太低,画风多半是:

      “360行,行行出状元。”

      “挖掘自己的兴趣,它是最好的老师。”

      “先找到一份工作,用心做自然有收获。”

      这……跑错方面了吧?

      你如果今天问想兼职学哪些技能,或工作很迷茫,这些答案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人家还有1年多才毕业,说白了,目标很明确:

      家境平平,不想从事本专业,希望未来的工作能多赚点儿钱。

      你把一切理解为“逆袭”也无妨。

      所以,每个决定都必须以“收入高+选择广”作为核心。至于什么兴趣啊职场收获啊,那些都是后话。

      说得残酷些,你试错成本极其有限,你输不起。

      借这个机会,我想掏心掏肺和你们聊聊,没钱没资源的年轻人,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最容易逆袭。

      02 先说“收入高”的工作。

      第一,选择平均收入高的行业。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的城市及行业工资数据。

      “从全国来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7678元,金融业12983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3343元。”

      计算机与金融,这么多年依然稳居TOP3。

      新兴行业,如新能源、医疗医药的收入上升趋势虽快,但从平均薪酬看,还差那么点儿意思。

      在行业选择上,切忌凭感觉选择一个看起来特别牛逼,特别厉害的的工作。

      它往往真的就是“看起来”。

      比如IT,一说到脑海就出现一个背电脑、24小时随叫随到的秃头码农形象。

      比如金融,一说到就是穿着高定西装,以及绣着自己英文名字母的衬衣的精英形象。

      “搞金融很有钱”,这就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实际上不少做金融的人,无论做什么他们都很有钱。

      我周围朋友有几位学金融专业,主要分为3种:

      一是直系亲属能提供银行的人脉资源;

      二是家里做生意,把孩子当接班人培养;

      三是家里财力雄厚,自带业务量,随便把孩子往哪家支行一塞就行。

      没钱没资源,除非你拉业务5星开挂,否则,初期很难在金融领域拥有绝对优势。

      再看计算机相关。

      细分岗位很多,收入差距很大。

      同样是“做IT”,维护人员可能3千多,程序员可能1万多。同样是程序员,写初级脚本的平均月薪5千,写算法的平均月薪2万。
工作迷茫的你:没钱没资源时如何找到月薪1万+的工作?      细分之下,大有不同。不妨多看看招聘网站的岗位需求、平均薪酬等,其实能看出不少门道。

      真实数据才是做出决策的基础,而不是靠感觉。

      第二,去大城市就业。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这类一线,或是强二线城市的平均工资高,更重要的是,机会比二三线城市多得多。
工作迷茫的你:没钱没资源时如何找到月薪1万+的工作?      想方设法在大城市留下来,打拼个几年,你的视野、想法、思维都将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自然也能捕捉到更多机遇。

      既然你是为了找到工资更高的工作,就要去最可能实现的地方、做最可能实现的事。

      03 接着继续聊聊,什么叫“选择广”。

      我先说3件事吧。

      1、我读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毕业时,同学们找的工作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单片机开发,系统测试,网络工程师等等,也有部分做了行政,传媒,销售或考GWY。

      2、我接触的不少程序员,后来转行成为产品,运营,项目管理,培训讲师,以及创业。我以前公司的商务总监就是开发出身,HRBP毕业于211大学计算机专业。

      3、我朋友读中文系,她班级50%以上的同学毕业时选择考GWY、当老师。我小时候学钢琴,高考选择艺术专业的师兄师姐们,90%以上后来成为音乐老师。

      不知道你看出什么没有。

      专业门槛高+兼容性强的工作,未来很容易“降维”或“发散”(当然不是说当钢琴老师有啥不好,纯粹从选择的广度来说)。

      以软件开发为例,熟悉整个项目流程和每个环节,以后切换跑道的选择就相对多。哪怕去做互联网公司的销售,都是带有技术背景,能进行技术相关谈判的那种销售。

      但反过来,就很难成立了:

      普通销售,他做不了程序员。

      普通行政,他干不了算法分析。

      普通运营,他搭不了数据仓库。

      再以写作为例。

      你要真喜欢写作,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什么本职,都可以马上开始写。知名的作家几乎都不是中文系的,且没学过写作。

      但一个作家,他很难做带有专业性的工作。

      为什么要尽量去门槛高的行业?

      因为你爬得越高,职业优势就越明显,向下的选择就越多。

      04 很多文章都喜欢鼓吹年轻人做想做的事情。

      这其实是一种鸵鸟战术。

      工作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赚钱。

      赚钱是为了什么?

      选择权。

      回头看最开篇那位年轻人提出的问题,21岁,普通农村出身,大学期间发现原先选择的农业不利于未来就业,打算重新选择一把,为了以后找份工资更高的工作。

      这算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

      一来你还很年轻。离毕业还有1年多,充分利用起来,未来找份开发岗位,实现可能性不算低。

      二来你的目标很明确:逆袭,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这已经比多数同龄人的方向清晰得多。

      选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资源配置。

      你将拥有的若干因素相乘,让资源效益最大化。

      如果你家里有不错的经济条件或物质资源,千万别觉得利用它们胜之不武,那些“从0开始”的故事看似狂拽酷炫,实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与蔑视。

      如果你自带学霸体质,就好好考上顶级名牌学校,与同学们好好相处,他们将是你未来的宝贵财富。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 至少要把你的时间精力用在最高回报的事情上。当你意识到有其他更好的路,用数据验证后就请果断重新规划,切换跑道,而不是在老路上死磕。

      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说:

      一项资产的价值,总是它未来收入的折现,而过去投入的成本是沉没成本,不论大小都不影响资产的现值。

      所有的决定,都是为了未来的选择权。

      仓廪实而知礼节。

      梦想、爱好与赚钱往往并不冲突,但它们有轻重缓急。

      太多抱着梦想去工作的人,最懊恼的是钱赚得太少。反倒是那些拼命赚钱的人,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天时:每日更新,免费分享收费资源资料来源网络或投稿,非天时观点切务轻信与充值!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No matter how you feel, get up, dress up and fight for your dreams.
无论你现在感觉如何,请起床、穿好衣服然后为你的梦想而奋斗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